【讀書筆記】包裝設計

晚上9:00


近日讀了些包裝設計的書籍,主要想習得該領域知識,方便與包裝設計師溝通時擁有必備常識,簡單摘要閱讀時寫下的筆記,以利日後隨時取用…

  • 包裝目的與功能
  1. 實用功能:介紹商品、標示商品、保護產品、方便運輸、佔據貨架位置
  2. 傳遞訊息功能:傳遞企業文化、提供消費者資訊、提升附加價值、品牌形象、自我銷售(強化記憶點、促使人購買)
  • 包裝設計與平面設計的不同在於:"形色質構"-- 形狀、色彩、材質、結構 需要更多考量
  • 「色彩」帶給人的刺激是直接而迅速的,因此色彩具有極高的辨識性,想要讓色彩成為商品的獨特意義,需要將大量的商品陳列到通路貨架上,透過行銷與廣告宣傳,讓消費者耳濡目染不自覺的印象深刻
  • 包裝的同化:和同類目的商品雷同,以期得到加乘效果,例如蔬果汁都長得像波蜜果菜汁,使用同化,有助於消每費者不致誤認商品種類
  • 包裝的異化:主要是與同類商品區隔,來強化自身識別
  • 品牌在其專屬的設計template上長期投入,將會為商品帶來識別性,成為品牌的資產
  • Apple以「極簡」、「開啟儀式」來延續消費者的認同感。開啟儀式:開啟產品時當下產生的價值感:許多高價奢侈品其包裝結構就是要消費者在啟用時,翻開層層包裝,宛如進行一場盛大儀式,目的是將被動的消費者,轉成積極的參與者。
  • 包裝設計原則上需將"識別"考慮進去;一次性或特殊專案行銷性質的包裝設計一般才不考慮長期的視覺策略議題。
  • 執行包裝設計前應先確認「目的」面與「策略」面--
  1. 包裝設計的目的:新品牌新產品、新品牌一般產品、新品上市+促銷、原品牌新產品、現有產品新口味/新品項、改包裝、現有產品加量、新品上市+SP(sales promotion)、現有產品+SP、現有產品組合包裝、現有產品禮盒包、販促組合
  2. 包裝設計的策略面:強調品牌形象、強調產品功能、強調使用情境、打擊競爭品牌、低價策略、引發興趣、與廣告故事結合
  • 如何審視包裝設計的好壞:
  1. 視覺表現:是否維持過往一致性的品牌形象、品名是否一目了然、色彩不要違反消費者既定印象(ex草莓是紅色)、是否準確表現訴求、品類效應(ex果汁多半採明亮色系)、陳列效果(能在貨架上突出嗎?)、視覺焦點
  2. 包材應用:材質、尺寸、容量、保護、承重、包材物理性、結構
  3. 生產製作:小量化~生產數量若不多,可提高包材成本走精緻化、提高質感。量化:一般消費型產品,為求快速生產,應簡單、降低成本
  4. 成本控制:包材成本、生產成本、通路成本、上架成本
  5. 通路管理:便利商店、超商、專賣店、百貨、網購、直銷…因販售通路不同,影響包裝的考慮因子。
  • 商業包裝策略:品牌形象策略、包材開發策略、視覺規劃策略、通路陳列策略、生產成本策略、附加價值策略、故事化策略、促銷策略
  • 近年來設計工作不再只著重"形"與"色"的構成,講求的是"視覺傳達",商品的利益在哪裡?它的消費者是誰?必須考慮對誰說?說什麼?才來考慮怎麼說?
  • 包裝上架後的60與3法則:60指的是一般人的手臂長約60cm,3指的是消費者在貨架上掃視商品時,每個商品不會停留超過3秒(如何三秒引發消費者興趣)
  • 華文包裝設計技巧:文字創意延伸、圖文同時表現、感性與理性並存、諧音與雙關語的應用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